【禁聞】開封王婆取代天水麻辣燙 網紅旅遊內捲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4月08日訊】從去「天水吃麻辣燙」到奔赴「開封相親」,中國網紅旅遊城市狂歡此起彼伏。但套路化的模式也使熱度持續時間越來越短。學者認為,經濟低迷大環境下,國人消費降級,網紅旅遊缺少經濟和文化支柱,將會內捲成各城市的互搏互殺。

今年2月底,河南開封萬歲山大宋武俠城園區中拍攝的一系列「王婆說媒」影片,開始在社交平台流傳。

「王婆」新鮮獨特的主持風格和現場相親形式,引來眾多年輕人奔赴開封,也讓當地成為新的網紅旅遊景點。

截至3月底,萬歲山武俠城景區一週旅遊搜索熱度環比上漲超過7倍,門票預訂量增長兩倍多。

景區相應增加了「王婆說媒」的演出場次,延長演出時間,還對舞台進行重新改造。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認為,「王婆說媒」網紅旅遊體現了社會文化和價值觀的倒退,也是經濟下行壓力的產物。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全國經濟都不好,各地方壓力特別大,他們都要想辦法去發展經濟,找到一個亮點來刺激經濟,很多人就寄希望於旅遊。 趁著熱點,網路上搞成一個熱潮。它屬於網絡經濟的一種特殊情況,因為現在這個網絡很發達,網絡的眼球經濟對大家帶動力很大。」

王婆帶動開封旅遊的同時,上個月爆紅的甘肅「天水麻辣燙」已經大幅退熱。

百度指數顯示,「天水麻辣燙」的搜索和資訊指數在3月18日達到14,554的峰值後,開始下降,3月30日跌落至3,492。

目前,開封的指數熱度已大幅超越天水最熱門時期。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整體原因它有一部分就是整個消費降級,現在越來越多人的生活已經越來越艱難,很多時候他們相親是由於很多年輕人從農村裡面去大城市打拚,就是大家都比較條件相當,說白了就是比較差的情況下這種速配。其實代表整個社會的結構,或者說人的整個層次都是在後退。」

去年,淄博成為疫情後喝「頭啖湯」的網紅城市後,多地逐漸摸索出「流量三套路」:特色美食、吸引年輕人的生活場景和高性價比,「抄作業式」的網紅城市陸續湧現。

不過,從淄博燒烤到哈爾濱冰雪,從天水麻辣燙到開封王婆,這些旅遊景點的熱度持續時間越來越短。

有網友形容,「還沒來得及吃天水麻辣燙,就要趕去開封相親了。」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表示,中國有五千年歷史,不同地區各有特色,但目前都是炒作跟風的宣傳居多,真正紮實發掘地方特色的工作做的少。

王赫:「吸引人眼球就只是一時的。你要把這一時的遊客變成一個回頭客,能夠使遊客的圈子越滾越大,就要把當地的地方特色做出來,你這個旅遊經濟才能夠有長久的發展,持續發展。否則的話,那只是暫時的,來得快,去得又快。 所以像這種網紅經濟,如果就目前這種做法它是沒有生命力的。 」

如今,各地文旅局正加大在社群平台上的宣傳力度,希望成為下一個被流量眷顧的幸運城市。

不過,一旦可用更多的人為力量去打造網紅旅遊城市,快速出圈所需投入成本也會快速增加,而紅利期卻將縮短。

黃大衛:「從淄博燒烤就看得出明顯的有官方的背景和官方的力量,宣傳的力量在介入。這東西它是經過後面的一個這樣的決定,去讓你推送到你的面前,讓它火紅的。 它沒有一個內在的經濟基礎,或者說實質的一個支撐點, 所以變成了就是我們說在一個消費的嚴重降級,相當困難的整個消費局面當中進行一個內捲的互搏互相殘殺。」

現在網友們已經越來越習慣「網紅城市」流量呼嘯而來,再匆匆而去。

最早爆火的淄博,21條「燒烤公交」專線不復往日之勇,「燒烤專列」也已取消;曾經人聲鼎沸的燒烤打卡地「淺海廣場」,如今也是一片蕭條。

編輯/李明飛 採訪/ 易如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