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5月28日訊】生活在現代節奏快、壓力大的社會中,難免會得病,有病就醫是自然的。目前醫療保健系統很發達,有的國家有免費的醫療,大家也習慣了到醫院去抽血化驗、拍照掃描、打針、吃藥、做手術等等。不過,如果病還是沒好的話,有人就會想到去看中醫了。
病位不同 中醫治療手法也不同
中醫治療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系統,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健康1+1」節目近日采訪了美國紐約州執照中醫師李雪博士,她指出,中醫治療的主要方法就是辨證論治,治療方法包括:拔罐、刮痧、針灸、中藥等等。不同的治療方法針對身體的不同病位。中醫的病位根據病情的深淺輕重分爲:衛、氣、營、血。比如衛就是衛氣,位於體表,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綫;血是滋養全身的精華物質,在深層。
舉例來説,當我們感冒時,身體發冷或發熱,就可以用拔罐、刮痧來治療,因爲感冒時,病變在身體的表層,是外邪之物所導致的;當我們運動受傷、氣滯、消化不良,就可以用針灸來治療,效果立竿見影,因爲針灸可以疏通經絡。如果病位到了營、血,比如血虛血瘀,那麼一般會用中藥來調理。
中醫調養因人而異 男女有別
中醫講「上醫治未病」,也就是說,中醫不但治病,也會治本,所以中醫養生是中醫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因此發展出很多的方法。
李雪博士表示,中醫養生有人群、男女、年齡之分,比如25~45的女性正值生育、就業的高峰期,需要注意補血調經。比如經期前3~5天可以喝玫瑰花茶搭配枸杞,這有助疏肝解鬱、養血安神,減少經前情緒波動與乳脹等不適。經期後會「氣血兩虛」的女性,可以喝桂圓、紅棗、麥冬、黃芪茶來補氣養血、調理脾胃,促進身體恢復。
她為絕經後的女性提供了以下的茶療參考:
枸杞菊花茶:清肝明目、補肝腎。
桑葚紅棗茶:養血潤燥、改善氣色。
麥冬百合、黨參茶:養陰潤肺、改善口乾夜熱。
覆盆子女貞子茶:補腎固精、調節內分泌。
男性也有分25~35歲也是正處於事業的上升階段,會有一定的壓力、一定的應酬,會造成失眠、消化不良等。可以服用菊花枸杞茶,脾胃較虛的可以服用茯苓薏仁茶,有助清肝明目、健脾祛濕。
35~35歲的男士保養可以用桑葚、枸杞、黃芪泡水,有助於補腎固精、增強體力。
50歲以上的男士會記憶力下降、夜尿頻繁、腰痛等症狀,可以用補腎益精、安神助眠的茶飲,如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搭配飲用,也可以配合運動,延緩機能退化。
家中常備藥材養生防病
李雪博士建議,家中可以常備一些藥材,比如:生薑、薏仁、茯苓、黃芪、黨參、大棗、麥門冬、紫蘇葉等。這些藥材能在病症初期就能幫助緩解症狀。比如在感冒初期可以用生薑、蔥白、豆豉、紫蘇葉煮水飲用,就會對感冒症狀有緩解作用。黨參性平,適合人群不限,有補津液,健脾補中益氣之效。李雪博士表示,可以用黨參煮湯,素食者可以加紅棗、枸杞、蘋果,這樣煮出來的湯非常好喝。
(記者金紅整理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