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學者展望香港民主化

【新唐人】香港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已經結束,地方直選投票率為百分之五十五點六,總投票人數為一百七十八万四千人,都創歷年來的新高。這次選舉是香港民主進程的一個里程碑;但在中共“一國兩制”政策下,如何真正落實香港民主仍面臨著很大的挑戰。9月13日下午台灣學界舉辦座談會探討香港立法會選舉對香港未來民主化的影響。

香港這次選舉共選出六十席 三十席是地方直選,三十席則由功能組別選出;其中泛民主派在直選中獲得十八席加上功能組別三席,共獲二十一個席次,与選前的預期有落差;反觀与北京關系較好的民建聯,在地方直選則取得八席、功能組別取得三席,較原先期待的理想。

一般認為這對泛民主派是一個挫敗,中央通訊社副社長劉志聰表示,這樣的結果除了民主派選前協調与配票失敗之外,也跟北京政府在選前努力倡導的愛國愛港,大閱兵的壓制,六十八位奧運金牌選手到港訪問,以及廣播名嘴遭到搔擾,民主党候選人受到局部暴力干擾,以及因違法卻未經司法系統而被判刑等等有關;他同時指出,大選前夕,北京政府容許北京的大型企業到香港投資,也是影響香港選民投票結果的要素之一。

中央通訊社副社長劉志聰說:”基本上,香港是全中國最具民主可能性的地方,香港民主取決于几個因素,北京究竟對民主持什么樣的態度?基本法他是一個行政主導,他的基本架构是在那里的,他的政治改革基本上是受制于基本法這樣一個的精神的限制的,香港基本上是一個比較民主而開放的社會,是一個相對人治又有媒體自由的社會,我們怎么能想象,這個民主他會倒退回去?我認為這個是不可能的!當然國際間的關切,也會讓民主派人士更有信心,相對的這會給北京帶來一定程度的壓力。”

台北市政府顧問鄭安國則認為,如果把香港民主化的進程看作整個中國大陸民主化進程的一環,香港民主化如果走得太快將會造成中國民主化的壓力,中共是否已經准備好了,雖然還不能下定論,但是他相信香港民主化的發展,在民間會繼續走下去。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陳明通教授也鼓勵北京政府不要怕民主化,他強調民主政治是演化的過程,只要不倒退,都應該給予鼓勵;相信國際輿論對香港的民主化是肯定的,台灣的角度也支持香港民主化,并希望香港的民主化更上軌道,讓香港的民意能真正展現在他的政治過程以及選擇他的民意代表跟領導人。現任香港區議員戴卓賢指出過去香港民眾對政治是冷感的,但從去年跟今年的七一大游行,港人開始認同自己的土地,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是香港人,是自己的主人,對政治的參与跟過去不同,這是中國始料未及的一個結果。

對香港高度自治的訴求,戴卓賢表示:“一國兩制里邊,香港有兩個重點,一個是高度自治,對我們香港人來講,我們希望期待實現高度自治,這一點我們透過選舉來達到這樣的目標;那我們也希望一國一制,這一制跟香港資本主義來做而不是中國大陸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這一點,我覺得是需要努力的,那台灣的鼓勵也很重要。”

他同時表示台灣的存在是香港的保障,呼吁北京政府要正視香港人民對民主的訴求。

新唐人電視 陳宗益 林佩縝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