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公佈各國審查資料 中國留白因涉機密

【新唐人2010年4月22日訊】(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丁小採訪報導)谷歌週二新的搜索功能公佈關於各國政府向其要求刪除互聯網內容和索取用戶資訊的資料,唯中國位置上是問號,解釋稱在中國相關要求是機密無法透露。

搜索引擎巨頭谷歌公司週二在一個新的地圖工具上公佈了各國政府機構因罪案調查向它索取用戶資料的次數,以及各國政府要求刪除搜索引擎和視頻網站YouTube等谷歌服務上一些內容的次數,也列出了它遵照要求刪除內容的百分比。谷歌表示試圖給各國公民們更多資訊,瞭解他們的政府都在做些什麼。

名單上尤為矚目的是中國的相關資料位置上的一個問號,對於沒有資料提供,谷歌附上解釋是因為內容審查要求在中國被視作國家機密。

有意見認為此舉是不願配合中國政府審查而上月退守香港的谷歌再一次反擊,廣州的網路評論人士北風說:“我想谷歌公佈這方面資料針對的就是現在越來越嚴重的互聯網言論審查,然後你看,全世界可能也就是中國大陸在這方面設成機密,所以它公佈這個圖毫無疑問會給人一種暗示,為什麼在別國不是機密到你那裏就成了機密?可能對中國管制當局無形當中也會有一定的壓力。我們國家的管制當局為了為自己的互聯網審查辯護時,總說別國也有互聯網審查,但谷歌這次公佈的資料也是給當局不一樣的信號,就是別的國家互聯網審查是依據透明規則,提出的要求是可以公開的,而中國卻把它列成國家機密。”

工具顯示,去年下半年內巴西和美國政府以刑事調查理由索取用戶資料的次數最多超過三千五百次;而要求刪除內容的次數方面,巴西以291次居首,緊接著德國和印度,谷歌對數位介紹稱許多來自政府的移除資訊的要求是針對兒童色情或其它非法內容,一些國家有特殊的國家規定,比如德國禁售納粹紀念品。

同時谷歌強調了資料的局限,包括政府可能是一次索取多個用戶的資訊,或一次要求刪除多條網上內容,而刪除有版權問題內容的要求次數並不計算在內等等。谷歌表示目前正考慮更好的呈現方式來進一步公佈資料,以向用戶顯示該公司如何回應政府的審查請求。

中國重慶的活躍網路人士周曙光表示,相對於數量而言,他更希望知道的本國要求刪除互聯網內容的準則,他說:“對我個人來說,對於審查數字多少,目前已經太多了無法考慮,我考慮的是到底根據什麼標準,誰來制定標準,誰來下達審查指令,是對這個感興趣些。”

谷歌在相關聲明中表示互聯網審查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很多政府規定不僅打擊了開放互聯網精神,也違背了《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九條保障各人言論表達、思想傳遞不受限制的權利。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