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派胡春華掌粵改革重地 汪洋強力肅貪鋪路

【新唐人2012年12月22日訊】(新唐人記者王逍奇報導)60後團派嫡系胡春華接替汪洋出任廣東省委書記﹐是胡錦濤佈局團派人馬的重要一環﹐引起外界普遍關注。年僅49歲的政治局委員胡春華在中共政壇上有「小胡錦濤」之稱﹐他與同為60後的新任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被外界視為胡溫選定的隔代接班人選。接掌廣東特區的胡春華﹐與即將出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汪洋﹐形成地方與中央呼應改革之勢。

團派成地方大員主力軍 胡掌粵戰略要地

日前,中共地方大員新一輪大洗牌﹐其中,趙正永任陝西省委書記,夏寶龍任浙江省委書記,王儒林任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任吉林省長﹐包括胡春華在內的這5位新任地方大員都是共青團起家。

經過十八大前后共三輪的人事調整,中共政壇大局初步成形﹐十八大裸退的胡錦濤雖然在新政治局常委會佈局失利﹐但在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以及地方大員中,胡錦濤團派人馬已然成為主力軍。在省級換屆中產生的402名省級常委,有各級共青團工作經歷的168人,占42%。

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策源地和大本營,一直是胡錦濤團派與江澤民派系爭奪的戰略要地。胡錦濤團派愛將汪洋主政廣東5年來﹐開創「科學發展觀」的實驗基地﹐強力肅貪清洗大批江派廣東幫和地方利益集團官員﹐把廣東變成團派的根据地﹐為團派新生代胡春華的接任鋪平道路。

今年以來﹐汪洋在廣東掀起反腐風暴﹐廣東落馬官員的級別和數量﹐遠超其他各省市區﹐應聲倒下的廳級官員已高達數十名﹐十八大後就查處4名廳級官員。《廣州日報》報導﹐今年僅廣州市就立案查處官員486人﹐其中處級以上干部61人﹐平均6天就有一個處級以上干部被查處。

港媒指出,汪洋將進京出任副總理,負責統籌下一步改革大計,角色非常重要。胡春華上任廣東省委書記後表示,「期盼汪洋到中央工作以后,繼續關注廣東、關心廣東、支持廣東的發展。」汪洋則回應說﹕「永遠會服務于廣東!」並致信向廣東网友道別。

時政評論員﹑專欄作家鄭公燮接受新唐人記者採訪時說﹕「廣東是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戰略前沿要地﹐團派新秀胡春華接替汪洋主政廣東﹐改革先鋒汪洋也將在中央政府委以重任﹐習近平上任後首次考察也是廣東﹐顯示習李班子的改革將以團派大將汪洋﹑胡春華為軸心﹐以汪洋在廣東推行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為藍本﹐面臨重重危機的習李班子並沒有更好的選擇。」

胡春華兼備胡錦濤﹑汪洋的經歷特點

胡春華生於1963年4月,湖北五峰縣人,兄弟姐妹6个,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已去世﹐家境貧寒﹐胡春華曾徒步上學﹐初中离家8里路、高中离家13里路﹐穿爛的草鞋有一大堆,中午經常靠紅薯充飢﹐79年﹐16歲的他以全縣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83年被北大評為應屆優秀畢業生﹐組織上本來決定他留在北京工作,但他選擇遠赴西藏。

胡春華與胡錦濤的經歷相似,均曾在團中央出任一把手,也在西藏歷練過。胡春華83年後任職西藏團委組織部﹑西藏青年報社﹑西藏團委副書記﹑書記﹐深受當時的西藏党委書記胡錦濤青睞。據稱﹐胡錦濤92年上京後,指示西藏的領導,對胡春華著意栽培。

胡春華95年任西藏山南地委副書記﹐96年起在中央党校世界經濟專業在職研究生班學習3年﹐97年升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2003年任西藏党委副書記﹐06年被胡錦濤調任團中央第一書記﹐成為胡錦濤栽培的未來接班人﹐08年出任河北省長﹑09年起任內蒙古党委書記。

胡春華與汪洋的經歷相似之處﹐除了少年時期均吃過苦﹑均有共青團工作經歷﹐兩人還是中共政壇上少有的不染髮高官﹐而且兩人均創造了多項「最年輕」升官紀錄。胡春華27歲時官至副廳級﹑29歲時正廳級﹑34歲時副部級﹑43歲時成為最年輕的正部級﹑45歲時成為最年輕的省長﹐46歲時成為最年輕的省區黨委書記。

胡春華﹑汪洋兩人均被外界視為胡錦濤團派衣缽繼承人。有評論認為,胡春華和汪洋雖然在施政上各有特點,但其推行的理念及舉措卻有不少相似之處,胡春華同樣是具有改革創新意識的開明官員。

胡春華出任團中央第一書記后不久,就在2007年3月的團中央常委擴大會議上「燒了一把火」,他批評部分團官員心態浮躁、忙於應酬、誇誇其談、行為張揚,要求團幹部低調做人、少說多幹。其措辭之嚴厲,在共青團領導的講話中,頗為罕見。

2007年底,位于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資企業三鹿集團收到多宗消費者投訴問題奶粉,08年初﹐三鹿集團內部會議要求調查事件。胡春華08年3月調任河北省委副書記,同年4月代理省長。

胡春華上任後強勢處理三鹿奶粉風波﹐親自出任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召開調度會,徹查三鹿集團。08年9月,三鹿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田文華被刑事拘留﹐集團公司被法院頒令破產﹐石家庄市委書記吳顯國、市長冀純堂,10天內相繼下台,市政府領導班子几乎全盤換人。

胡春華09年主政北方能源重地內蒙後,力推經濟轉型。當時,內蒙以連續8年GDP增速保持全國第一,而他在政府工作會議上批評地方財政虛報數字﹑盲目追求GDP的政績觀。

胡春華在面對港媒采訪團時不懼「自爆家丑」說:「內蒙古是在低起點上的高速增長,產業結构單一,對能源、冶金依賴度高,除煤化工、農畜產品加工外,工業處于產業鏈的中低端,多元發展、多极支撐的產業体系尚未建立起來。」

胡春華在密集調研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要將內蒙建成實踐胡錦濤「科學發展觀」模範省區﹐加大非資源型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出「呼包鄂經濟一体化」的發展藍圖﹐並提出「富民优先」發展戰略,把扶貧開發作為內蒙頭號民生工程。胡春華說﹕「今后將使用民生指標衡量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在他主政下,內蒙居民人均收入屢創新高。

2011年,內蒙發生民眾抗議資源開發導致環境破坏的群體性事件﹐胡春華沒有采用新疆和西藏地區經常采用的嚴厲手段。對于外界視其施政風格為「柔性治理」的說法,胡春華說:「媒体愿意給某些做法加一些標簽,實際是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沒有一定是柔性的或者一定是剛性的,這樣說有點簡單化了。」

路透社12月18日報導說,新任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動蕩偏遠的西藏度過20年,在那里他學會講藏語,這在漢族官員當中罕見。同時,他成為胡錦濤的麾下。在跟公眾會面的時候,胡春華顯得低調和謙虛。見過他的人形容他放松﹑隨和以及自然,不像一個嚴厲的領導人。

香港媒体說,作為改革派人物,胡春華將繼續引領廣東省的改革開放風潮。胡春華是中共僅有的3名60后地方一把手之一,并被看作是胡錦濤的親信和中共「第六代」領導集體核心人選。外界輿論認為﹐胡錦濤希望退休后能通過團派愛將汪洋﹑胡春華延續其影響力。不過﹐也有評論指出﹐「中共政權風雨飄搖,延續到第六代是中共領導人的奢望。」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