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連任急訪華 分析:中俄各有算計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17日訊】在俄羅斯中共皆受國際孤立之際,週四(5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抵達北京,展開為期兩天的訪問。雙方會面意圖引發關注。

普京於5月16日凌晨抵達北京。當天,中共黨魁習近平與普京在北京會談。這是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的第4次「普習會」,也是普京連任總統後,訪問的首個國家。中共黨媒報導,習黨魁在會談中祝賀普京連任。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鍾志東:「他連任之後,第一次出國就迫不及待地趕快又再去訪問(共產)中國,那當然就是希望積極能夠拉攏他的這個戰略夥伴,希望能夠來支持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以及突破目前的這種所謂的國際的孤立。」

當天,普京在記者會上聲稱,俄中相互貿易和投資得到有效保護,未受到第三國的影響。

鍾志東:「現在俄羅斯整個被西方國家經濟制裁之下,跟中(共)國的經貿關係也更凸顯它的一個重要性。那現在中(共)國可算是俄羅斯非常非常重要的貿易經貿夥伴的一個關係,也對俄烏戰爭俄羅斯經濟的金援,讓俄烏戰爭能夠持續。」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持續兩年之久,中共被指暗中援助俄羅斯,遭到美國和西方國家的譴責,並予以制裁。

5月16日,中俄簽署並發表所謂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聯合聲明。不過,與兩年前的聲明相較,已不再提「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

鍾志東:「中(共)國在跟俄羅斯的這個互動的過程中,它要做兩面人,它一方面需要歐美西方國家的這種經貿的這個科技,還有市場,另外一方面中(共)國可以說是這次俄烏戰爭最大的受益者,因為俄羅斯廉價的石油、天然氣,還有相關的這些原料物資,藉這個機會,中(共)國也是等於是低價的然後來把它買過來,然後接著再來再製造出產出去,產品往俄羅斯輸出。」

專家分析認為,中俄合作各有算計。不過,中共的兩面人策略會被國際看穿。

鍾志東:「對俄羅斯輸出中國製品的這個同時,那它也希望能夠跟歐美的經貿關係,至少不受到政治因素受到影響,當然它打著如意算盤,我想它想要這種魚與熊掌兼得,這種兩面人的策略會受到一個嚴重的挑戰。」

台灣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的副教授兼系主任鄭欽模:「中共急需要突破跟歐洲的關係,尤其是解決他們自己內部產能過剩的問題。而俄烏戰爭就是歐洲國家對中共最不能諒解的部分。所以,其實局勢發展到現在,俄羅斯已經越來越成為中共在一個國際戰略上的一個負資產。」

5月17日,普京將轉往哈爾濱參加活動。據哈爾濱民眾爆料,普京訪哈已成敏感詞。當地學校已經通知家長,囑咐孩子要注意言論,不要發布相關的任何事等,發布了要趕緊刪除。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唐睿、特約記者駱亞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