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供應鏈將移出中國和台灣 印尼或成新基地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24日訊】出於對台海局勢可能惡化的擔憂,美國電動車企大廠特斯拉(Tesla)已告知供應商,儘快把供應鏈移出中國大陸和台灣。日本媒體披露,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正考慮在印尼設立電動車電池廠。

《日本經濟新聞》日前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因為擔心大中華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特斯拉已告知為其生產印刷電路板(PCB)、螢幕、電子控制器(ECU)系統等零件的供應商,希望最快在明年,特斯拉新項目的零部件都能實現「OOC(Out of China)」「OOT(Out of Taiwan)」(撤離中國和台灣)。

上述消息是由6名直接相關的供應鏈高層透露出來的。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特斯拉認為,大中華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增加,在非中國市場建立替代供應來源,可以預防因台海局勢惡化導致供應鏈中斷。

一名日本電子製造商的高層也透露,他的公司已經在與特斯拉交涉此事;另一家零件供應商的高層表示,由於這項要求,他的公司正在提高在泰國的產能。

消息人士並透露,包括通用汽車和福特等其它美國汽車大廠,也已建議供應商研究將電子零組件的生產轉移到中國和台灣以外的地區,只是其它公司尚未像特斯拉那樣提出正式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全球大部分重要的電子零件,包括顯示器、印刷電路板、相機鏡頭和半導體,都在中國大陸或台灣生產。

台灣「上報」日前援引台灣經濟研究院科技供應鏈分析師邱世芳的評論指出,從去年下半年以來,越來越多跡象表明「電動車已成為中美科技戰的最新戰場」。

邱世芳說:「像特斯拉這樣的汽車製造商,向供應商提出此類要求是合乎邏輯的,以防止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導致供應鏈中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如此多的零件供應商,加快在東南亞和墨西哥的新投資。」

另據台灣《財經新報》報導,就在近日,印尼海洋事務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Luhut Binsar Pandjaitan)透露,馬斯克在與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會面期間,佐科威提議在印尼設立電池廠,馬斯克回應他會考慮。

報導指出,印尼是全球鎳礦儲量最大的國家,而鎳是電動車鋰電池不可或缺的材料。同時,印尼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市場,還是東南亞第二大汽車組裝及出口國。

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發布的新南向政策報告,中國比亞迪和越南 VinFast 電動車都已進軍印尼市場。其中,比亞迪宣稱將在印尼投資13億美元設廠生產,產能為每年15萬輛;VinFast 則計劃投資12億美元在印尼設廠,預計從2026年開始營運,總產能可達到每年5萬輛。

此外,特斯拉電動車的連接線供應商貿聯-KY ,今年初已宣布要進駐印尼 Latrade 產業園區,在巴淡島(Batam)興建新廠,與其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開設的工廠相配合,形成東南亞區域從技術開發到成熟製程的高中低階完整系統。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雲濤)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