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屈原故里照面井的传说

【新唐人2012年12月10日讯】屈原,本名屈平,战国时代楚国人。因他的字是“原”,所以后人都称他为屈原,他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但他的政治主张不能被昏庸的楚怀王所接受。当强大的秦军终于打败他的祖国——楚国时,他满怀悲愤地于汨罗江投河自尽,终年六十二岁。屈原家乡至今传颂着不少有关屈原的传说。

在屈原老家秭归香炉坪正对面的三星岩半山腰处有眼泉水井。井水清亮清亮,象一面菱花镜子。井边有块古碑,刻着“照面井”三个大字。关于这口井,流传着一个少年屈原的神奇传说。


 
相传屈原从小就养成爱好洁净的习惯。每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姐姐跟前,请她给自己梳头、洗脸、整容。姐姐总是一面给弟弟梳洗,一面给弟弟讲那些保持高尚美德的故事。年长月久,小屈原渐渐懂得了,不仅要讲究外形的整洁,还要永远保持心灵的纯正。屈原渐渐长大了,他不再耽误姐姐的时间了,自己每天早起后就来到香炉坪坎下的响鼓溪畔,对着清清的溪水照面、洗脸、梳头、整容。
  
有一天,小屈原在溪边梳洗完毕,突然想到:要是能有一口井,既能照出脸上的污垢,又能照出心上的灰尘,该多好啊!想到这里,他就回家去,扛来一把小锄头,爬到三星岩边挖起井来。屈原年纪小,气力也小。他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一连挖了两天,才只挖了铜锣大的一块地面,深不到一尺。

小屈原的行动被三星岩上的山神爷爷看到 了,山神爷爷就变成一个白眉白须的老樵夫,挑着柴走下岩边,问道:“孩子,你想挖水井吗?”
  
“是的,老爷爷,我想挖一口又能解渴、又能浇田、又能照面、又能照心的水井。”
  
“有志气呀,孩子!可挖这井,你没选准位置呵,你听着:三星岩,三星岩,对准三星引泉来。折断龙骨泉眼开、照面照心涤尘埃。”

山神爷爷说罢,眨眨眼睛,捋捋胡须,挑着柴担子走了。
  
聪明的小屈原一下就明白了老爷爷的意思。夜里,他站在香炉坪,对准三星的方向,选好了井位,第二天一早,就在选好的位置上挖起来了。他又一连挖了两天,手掌打起了大个大个的水泡,手臂也又酸又痛,可是才挖出铜锣大的一块地面,深不到一尺。姐姐知道弟弟在挖井,也赶来帮忙。姐弟俩又挖了两天,井面还不过簸箕大,深不到两尺。

这情形,又被三星岩上的山神爷爷看到了,他又变成老樵夫下山来了。
  
“孩子,锄头磨钝了吧?我借给你一把小镐!”
  
小屈原接过一看,嗨!明晃晃,金闪闪,原来是一把金镐。
  
老爷爷笑着说道:“金镐一点石岩开,碰到龙骨我再来;心诚感得天地动,定有明镜镶山崖!”说罢,打着哈哈,飘然而去。

屈原姐弟俩高高兴兴地干起来。那金镐也真怪,举起来,四两轻;落下地,千钧重。他们姐弟俩挖呀挖,只挖了七天,那水井就有九尺九寸深,周围就有三丈三尺长。谁知正当他们信心倍增时,突然屈原猛力一镐掘下去,只听得叮当一声响,火星直冒;再一敲,石头蹦蹦直响,纹丝不动。小屈原急了,姐姐也急了。

从此以后,小屈原每天清早就来到井边,用清清的泉水冲洗散开的长发,濯洗鲜红的帽缨。每次梳洗完毕,他就对着明亮的井水,察看自己心地里有没有私心邪念,反省自己是否有什么不好的行为。
  
传说这井水也很怪,好人喝它,清爽津甜,不生疔疮;坏人喝它,五内俱焚,腹如刀绞。好人愈照愈美,坏人愈照愈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