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3月08日讯】1980年代之前,南京大屠杀在中国大陆还是研究领域的禁区,那么,中共为何突然对南京大屠杀感兴趣?经过比毒奶粉还可怕的党文化洗脑,大多数80后、90后对中日关系的变化不甚了解,对中共为何要煽动反日情绪更是一无所知。
1994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外交文选》,读者惊讶地发现毛泽东一再对日本侵华表示感谢。对此,中央党校党史部李东朗教授的解释是,毛泽东“是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客观上起了促使中国人民觉醒的反面教员的作用”。
没有日本的侵略,就没有西安事变,中共无从取得合法地位,国民党根本不可能让你一边消极抗日,一边积极发展、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1937年中共军队仅4万余人,根据地只剩下陕北一隅之地。抗战之后,中共奇迹般地创造出近百万正规军和220万武装民兵,大半个华北以及华中、华东的大部分地区都成了它的天下。
汪精卫对中日战争的结局洞若观火:“打下去最后只能是国民党垮,中国最后归共产党;退一万步说,假使日本失败,国民党也要垮台。”真是不幸而言中了!
反共与抗日并不矛盾,可惜西安事变让这一切化为泡影。
毛泽东说西安事变把中共从牢狱中解放出来,确为喜极由衷之谈。数十年来中共盛赞张学良、杨虎城为”千古功臣”,乃是发自肺腑的无限感激之情;毛泽东对日本侵略的感激之情,又何尝不是发自肺腑!
1972年9月29日,放弃要求日本战争赔款的中共与日本建交。1984年9月,3千日本青年应中共总书记胡耀邦的邀请访华,中日友好达到了高潮。蜜月期间,拍摄了《玉色蝴蝶》、《天平之甍》、《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影片表现一衣带水的情谊;《望乡》、《人证》、《追捕》及栗原小卷、高仓健、中野良子等日本影片和明星风靡大陆。
六四大屠杀之后,冷战结束,共产主义乌托邦破灭,希望维持极权统治的中共只能在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里寻求合法性资源。俄、美太过强大,惹不起,尤其是俄罗斯,中共一度是共产国际的支部,扯出萝卜带出泥;而日本是战败国,鼓动反日不仅可以掀起民族主义情绪,凝聚民心、转移矛盾和视线,在国际政治上的副作用也较小,何乐而不为?
1945年11月7日,民国即成立了“首都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1946年2月17日,《大公报》发表了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南京大屠杀案首期调查工作结束惨死同胞约三十万》,对东京及南京审判的判决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1949年之后,中共对南京大屠杀不闻不问,相关研究一片空白,直到1985年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部介绍南京惨案的专著。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日本学者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如早稻田大学教授洞富雄,1966年开始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调查和研究,相继出版了《南京事件》、《日中战争史史料第8卷*南京事件1》、《日中战争史史料第9卷*南京事件2》、《对南京大屠杀“虚构化”行为之批判》;《朝日yabo88官网》社记者本多胜一1971年出版了《中国之旅》,南京大屠杀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引起日本社会各界的震惊。
1980年代,为反击全盘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虚构派”,洞富雄、藤原彰、本多胜一等学者成立“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先后出版了《南京大屠杀的证明》、《思考南京事件》、《到南京大屠杀现场》等著作;一些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的官兵也纷纷撰写回忆录,如曾根一夫的《南京屠杀与战争》、东史郎的《召集兵体验的南京大屠杀》、下里正树的《被掩盖的联队史*下级士兵看到的南京事件的真相》。日本揭示南京惨案的专著和资料汗牛充栋。
1995年,大陆第一部全面反映南京惨案的剧情片《南京大屠杀》公映,1998年在日本上映时片名改为《南京1937》,轰动一时。日本政府每年都拨款给中国社科院中日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专门的研究基金,资助大陆学者研究日本侵华史。
相形之下,中共由于合法性资源的稀缺,只能蒙蔽历史上的悲剧、惨剧,恢复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更多的也是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
当年日军再坏,也没对同胞下手;1948年5月23日到10月19日,中共围困长春150多天,引发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官方只承认饿死了12万老百姓(实际上远远不止),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长春大屠杀什么时候能拍成电影与观众见面?
血腥的土改、镇反、武斗、饿死4千万同胞的大饥荒、六四大屠杀,哪一个的重要性低于南京大屠杀?中共对历史悲剧的选择性记忆,是希望通过对集体记忆的塑造,遗忘那些血迹斑斑的历史。什么该记,什么该忘,都由中共说了算。这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反映了这个政权反人类、反自由的魔鬼本质。
(转自看中国/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