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举债数十亿建有轨电车 通车后年亏四千万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1月18日讯】中共“基建狂魔”又创“奇迹”。甘肃天水举债打造有轨电车,二期工程建成一半。耗资24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一期工程,通车后每年亏损3,840万元。

据陆媒报导,甘肃省天水市有轨电车(路面电车)项目从2018年起规划,共分为两期工程,预计总投资规模达90亿元。其中,第一期工程于2020年5月1日完成并正式运营。第二期工程于同年11月开工,预计3年内完成。

但总投资金额达24.464亿元的第一期工程,在完工通车后不但不赚钱,反而成了“烧钱工程”。

中共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最新资料显示,从2020年正式营运以来,一期工程三年的年均载运乘客仅约80万人次。虽然2023年增至95.5万人次,但在全国53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仍然排名倒数第三。

天水有轨电车票价2元,因此年收入只有约160万元,而每年需投入约4,000万元的营运和维护成本,每年亏损约3,840万元。目前财务缺口仰赖财政补贴和自筹款来填补。

由于一期工程运营不如预期,再加财务缺口扩大、资金不足等原因,二期工程进度已经延宕,目前仅约完成一半,几乎成了建也没钱建、拆也不能拆的“烂尾工程”。

一期工程通车后,就不断有市民反映:有轨电车向社会公布的客服电话是某宾馆的电话;有轨电车不支持刷当地交通联合卡乘车,乘车不便;有轨电车时速比公交车都慢,而且站点停留时间过长等等。

此外,沿线河道蓄水问题导致一期工程存在潜在地质风险,二期工程及羲皇大道提升改造进展缓慢造成交通拥堵,给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根据2022年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天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38亿元,按自然口径下降21.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1.14亿元,增长2.88%。

该项目自2015年签约后,先后9次被写入天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当地官员的“政绩”。此外,当地领导多次召开有轨电车项目专题会议等。

中共习惯于靠基建拉动经济。地方官员因此大搞“面子工程”来带动投资,同时借机贪腐和打造“政绩”,因此制造了大量烂尾项目。

(责任编辑:历澄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