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现身林园11号公园 鸟友惊喜吁共同保育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19日讯】俗称黄莺黄鹂鸟,是台湾二级保育类鸟类,根据野鸟学会统计,目前全台数量只剩下几百只,近期有民众在高雄林园11号公园发现黄鹂鸟的踪迹,让鸟友们相当惊喜,透过镜头来了解。

鲜黄色的羽毛加上黑色的过眼线,还有粉红色的嘴喙及悦耳鸟鸣,珍贵的保育类黄鹂鸟,出现在高雄林园11号公园旁的树丛里。

林园手机摄影老师宋永泰:“黄鹂鸟它本身会畏惧人类,所以它一般都在比较高的树,那刚刚好在黑板树,还有那个百年的这一些菩提树,都可以看得到它们,一些比较特别的鸟类,这些生态(鸟类)来这里,就是对我们来讲它是一种加分,而且很疗愈啊。”

高雄市野鸟学会总干事林昆海:“很有趣,是它大概会在3、4月开始配对,所以在3月的时候,我们会调查到是数量最多的的时候,4月它开始进入繁殖,整个就等于是少掉一只鸟会出现在外面,一直到小鸟的孵化长大之后,大概在9月的时候,这个数量就会再爬升起来。”

黄鹂鸟被列为二级保育类,历经环境变化,曾经有一度濒临绝种,一直到野保法重新修正后数量才有增加。

林昆海:“基本上在全台湾的数量还是不多,大概只有几百只,然后在我们的高雄,目前已知大概是全台湾六都里面数量最多的,或者是说比较容易看到的一个城市。”

高雄市野鸟学会呼吁民众,黄鹂繁殖的时候,要跟它保持一段距离,不要去过度的去干扰它。

林昆海:“因为你太靠近,这个亲鸟它就不敢把食物带回来,或者是因为你在那个地方,它不回来之后会有一些天敌,它会面临很多天敌的威胁,它们其实都会去攻击这个巢里面的蛋或者是小鸟,所以最好是让亲鸟能够安全的在巢旁边,不管继续孵化或者是在旁边照顾。”

高雄市野鸟学会也成立黄鹂保育行动粉丝团,透过记录与保育教育宣导等分享,让民众共同参与保育行动,为提升黄鹂族群数量而努力。

新唐人亚太电视李涓榕台湾高雄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