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陸高考全國一卷作文試題要求閱讀材料,根據材料引發的聯想和思考寫作。材料共三段話,其中一段系詩人艾青《我愛這土地》中的一句詩:「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了解中國現代文學史的人都知道,艾青以其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懷與強烈的人民立場著稱,被譽為「新詩的旗幟」。《我愛這土地》便是抒發其愛國情懷的代表作之一。
中共建政後,當年的艾青也曾很愛中共的「新中國」。然而,許多年輕考生所不知道的是,在席捲中國的「文革」浩劫中,這位曾高唱「我愛這土地」的愛國詩人,卻被他所愛的中共的「新中國」踢翻在地,飽經苦難。他的名字一度被塗抹成「反動文人」,他的筆被奪走,他的自由被剝奪,他的尊嚴被踐踏。
成「反動文人」 遭全國批判
1966年,「文革」爆發。年近六旬的艾青,因其早期經歷,如留學法國學畫、主張「藝術應有個性」、強調詩歌的「情感自由」等,不僅被定性為「修正主義文藝路線」的一員,更被冠以「反動文人」的身分,扣上了「資產階級文藝黑線代表人物」的帽子,成為全國批判的對象之一。而他的詩歌則成了紅衛兵批判鬥爭的「罪證」。
人格侮辱與肉體摧殘
被打倒後,艾青遭到了極其殘酷的羞辱。他被剃成「陰陽頭」,頭戴高帽、胸掛黑牌,在街頭遊街示眾。紅衛兵在他住處貼滿了大字報,抄家搜書,將他花費多年心血積累的手稿、資料、藏書一併沒收或毀掉。
在批鬥大會上,艾青遭到紅衛兵的辱罵和毆打,曾被強迫低頭彎腰數小時不准抬頭。在一次批鬥中,有人拿著他的詩句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你是階級敵人!」如此荒誕的解讀,成了那個時代最典型的文字獄縮影。
被發配邊疆「勞動改造」
文革初期,北京的「牛鬼蛇神」大清洗中,艾青被下放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被安排從事最底層、最繁重的體力勞動。曾經手執詩筆的他,此時成了糞池邊的清潔工、養雞場裡的飼養員,住在簡陋的土房中,幹著最髒最累的苦活。
在新疆漫長的流放歲月中,艾青過著每日勞動、思想檢查、不斷批判自己的生活,不能閱讀,更不能寫作。以「詩為生命」的他,被強制與詩歌徹底隔絕。
比肉體勞累更嚴重的,是精神的窒息。艾青在後來的回憶中寫道:「我的詩被壓在沉重的土壤下,像一粒種子,幾乎窒息。」
家庭破碎與健康惡化
艾青的家人也因他遭受牽連。他的子女被人指指點點,被貼上「黑幫子弟」「反動家庭」的標籤。生活上的貧困、精神上的打擊,使得艾青的身體迅速衰老,罹患眼疾、風濕、心臟病等多種疾病。在新疆的寒冬裡,他常常沒有足夠的衣物,僅靠舊棉被禦寒。
一代大詩人,被迫跪於污泥之中度過了整整十年。直到1976年文革結束後,艾青才獲准回到北京。1979年,他重新開始發表作品,陸續出版了《歸來的歌》《艾青詩選》等詩集。但那段黑暗的記憶始終伴隨著他,成為他詩中揮之不去的沉痛背景。他說:「我寧願忘記那段日子,但忘不了,我的詩也忘不了。」
艾青的文革苦難說明,中共當政的「新中國」是中國人民苦難的根源。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