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關心】盛世寒冬 北京接連搞運動禍及到誰?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2月20日訊】【世事關心】(455)

大家好,這裡是《世事關心》,我是蕭茗。

從今年11月底開始,當局在北京市和周邊地區接連採取強硬措施,把大批低收入的外來務工人員從他們租住的廉價公寓裡驅趕出來,同時強制推行用清潔能源替代燃煤取暖的媒改氣、媒改電工程。大批燃煤設備被拆除,但是新的取暖設施建設又跟不上,或者天然氣供應不充足,造成大批群眾挨冷受凍,沒辦法正常生活。這段時間北京市政府又大舉拆除建築物樓頂廣告牌和戶外招牌。到我們這期節目播出的時候,有的做法已經得到了變通處理,但是相關的政策並沒有被取消。中共十九大剛剛結束,當局就祭出了這些激化社會矛盾的措施,到底是出於何種考慮。這些手段僅僅是一次性的、臨時性的、還是背後有更長遠的打算。這期的《世事關心》讓我們來探討相關的話題。

北京驅趕「低端人口」引爆民怨,世界人權日數百人走上街頭。為什麽北京要挑在冬天做這件招人怨的事?

文昭(新唐人資深評論員):「在冬天把他們趕出來,又不提供公共救濟,讓他們無處可去,他們就只有離開北京回老家。也就是利用冬天的寒冷達到驅趕他們離京的目的。」

驅低端、煤改氣、再加上拆除廣告牌這一系列動作,當局到底要達到什麽目的?

陳破空先生(時政評論家):「這裏恐怕有很多的算計,黨內政治生態的算計、權力鬥爭的算計、以及蔡奇闖禍以後尋找一個止損點。」

這個冬天是當權者的盛世、貧困者的寒冬。

蕭茗(Host/Simone Gao):大家好,這裏是《世事關心》,我是蕭茗。從今年11月底開始當局在北京市和周邊地區接連採取強硬措施,把大批低收入的外來務工人員從他們租住的廉價公寓裡驅趕出來;同時強制推行用清潔能源替代燃煤取暖的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大批燃煤設備被拆除,但是新的取暖設施建設又跟不上,或者天然氣供應不充足。造成大批群眾挨冷受凍,無法正常生活。這段時間北京市政府又大舉拆除建築物樓頂廣告牌和戶外招牌。到我們這期節目播出的時候,有的做法已經得到了變通處理,但相關的政策並沒有被取消。中共十九大剛剛結束,當局就祭出這些激化社會矛盾的措施,到底是出於何種考慮。這些手段僅僅是一次性的、臨時性的,還是背後有更長遠的打算?這一期的《世事關心》讓我們來探討相關的話題。

視頻:「抗議驅趕,侵犯人權!」

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在北京這塊維穩重地罕見出現了民眾抗議。根據《香港經濟日報》的報導,在北京朝陽區費家村有上百人聚集,抗議當局驅趕低收入外來者,強迫從他們住處搬離。抗議現場有大批警察戒備,有少數抗議者被抓,但沒有發生嚴重沖突。這是從11月底北京驅趕所謂「低端人口」運動開始以來,爆發的第一場群眾示威。

所謂「低端人群」的說法,本意是指在投資上的低價值人群,但現在通常是指在北京生活的低收入、低學歷、從事低端產業的人群。2017年11月18日北京大興區西紅門鎮新建二村發生嚴重火災,造成19人死亡。於是北京市政府從11月20日開始,發起了為期40天的所謂「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專項行動」。居住在城鄉結合部的廉價公寓、合租大院裡的低收入者成為重點整治對象,大量人群被迫流離失所。當地政府以斷水斷電、停止供暖相威脅,要求住戶限期搬出。受到波及的人群有媒體估計多達數十萬。有互聯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政府人員在驅趕住戶的時候,使用的手段相當粗暴。

(視頻)市民的聲音:「聯合執法,全砸了,這麽大的飯店都砸了。」

北京市安全生產委員的負責人稍後對黨媒新華社表示,沒有「低端人口」這一說,說專項整治行動是在驅趕低端人口是不負責任、毫無根據的。但是隨即有人發現,之前在北京市區一級政府的多個文件中,都出現過「低端人口」的提法。

在寒冷的冬季強行驅離低收入者,沒有過渡方案、沒有政府救濟,短時間內大批人無家可歸的慘況,激起了社會強烈的反應。北京數百名知識分子發起聯署,要求當局立即糾正這起違反憲法和侵犯人權的惡性事件。在海內外的壓力下,12月4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和市長陳吉寧現身北京街頭,《北京日報》報導蔡奇對一名來自於安徽的鞋匠說:「你提供的服務是這座城市需要的,感謝你的辛苦勞動」。這番講話被視作在為「驅趕低端人口」運動降溫。但是美國之音在12月上旬走訪了大興鎮新建村,雖然北京市委書記蔡奇提出要體現人文關懷,但不管是外來務工人員、還是本地住戶都表示他們的處境沒有得到改善。

盡管有傳聞北京市政府暫停了強制驅逐低收入人群的做法,但是到本期節目播出為止,仍然處於大興鎮火災後四十天的「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專項行動的期限之內。沒有任何官方的說法表示這項行動被推遲或暫停。

蕭茗(Host/Simone Gao):當局為什麽挑在冬天大規模驅逐外來人口呢,先聽本台資深評論員文昭先生的看法。

蕭茗(Host/Simone Gao):「所謂清理外來人口的行動,其實也可以放在天氣暖和的時候來做,為什麽當局要挑在11月底12月初天氣開始變冷的時候來做,又不提供任何救濟,這不是人為地增加了這些低收入者處境的艱難嗎。你認為當局為什麽要這麽做?」

文昭(新唐人資深評論員):「這確實是個問題。我有一個『惡意』的猜測,就是當局故意挑在這個時間做。如果是春天、夏天,你把這些低收入者趕出來以後,他們可以露宿街頭、睡公園和地鐵站,再堅持一段時間,不離開北京。而在冬天把他們趕出來,又不提供任何公共救濟,讓他們無處可去,他們就只有離開北京回老家。也就是利用冬天的寒冷達到驅趕他們離京的目的。所以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既不提供公共救濟、又阻撓民間自行救濟的原因。就是有些民間志願者團體自發地為無處可去的低收入者提供臨時性的住宿,但他們不同程度受到了政府的阻撓和騷擾,有的網站被關停、有的受到了警告,也就是當局從一開始下決心就是不給這些人出路,就是不想讓他們呆在北京。早在這次驅趕低端人口的事發生之前,就有傳聞說北京市的目標是控制市區常住人口在2300萬以內,看來這個消息很可能是事實。」

蕭茗(Host/Simone Gao):在輿論的壓力下,當局驅趕外來低收入人群的行為會收斂嗎?聽下時政評論家陳破空先生的看法。

蕭茗(Host/Simone Gao):「在海內輿論的關注下,北京市政府似乎沒有像開頭幾天那樣用蠻橫的手段把更多人趕到大街上。那你認為所謂驅趕低端人口是會做一陣就停手,還是會不斷地做下去?」

陳破空先生(時政評論家):「這種做法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弱勢群體、這些外來人口儘管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面前無力反抗,但是旁人說話了、北京市民說話了、知識分子說話了、輿論界說話了、海內外的輿論說話了。因此北京當局、蔡奇當局的做法踢到了民意的鐵板,恐怕連他們自己都嚇了一大跳、始料不及。驅趕低端人口,工作大概進行到一半,剩下的無法進行了。但是他現在處於兩難的狀態,如果要進行下去,勢必受到輿論和民意的更大反彈,甚至帶來執政危機。蔡奇做為習家軍的首領的這種做法,甚至會危及習近平的執政地位。在這樣情況下,他不得不收斂,但是全收回去也不可能,已經拆的到處是廢墟、殘垣斷壁,而且一半的低端人口都被驅趕。接下來他只能是邊拆遷、邊安置,或者是邊驅趕、邊安置,如此所付出的經濟成本、社會成本、政治成本都遠超他們的估計,成本非常高,比他們不動手、不做這個事的成本還要高,高出很多倍,無法估量。」

蕭茗(Host/Simone Gao):「同時也有一種聲音認為,北京人口膨脹超過城市生態和資源能夠負擔的上限,所以把一部分人口清理出去也是不得已的舉措,你如何評價這種辯解?」

陳破空先生(時政評論家):「這個說法顯然是不能成立的。所謂城市人口過多超出負荷、過於膨脹,不得不清理人口,這完全是計劃經濟的思維,專政思維的作祟。事實上世界上的大城市都存在這樣的情況,像日本東京,東京和周圍集中了日本1/4的人口,去東京你只要找得到工作、找得到住處,你就能留下來。有時候找不到工作,找到住處,負擔不起住處,你當然就不會留下來,你會離開、或者回去,或者去其它地方,這完全是市場經濟自然調節的結果。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在人為的靠專制手段、靠行政手段、靠計劃經濟在調節人口。一個就是中國、一個是柬埔寨、一個是北朝鮮。中國在文革的時候就系統的驅趕人口,在北朝鮮是最成功的驅離,在平壤就是打造了一個,只有忠於金家、在政治上合格的市民和國民才留在首都平壤,既然北朝鮮金正恩都能做到,那麼更大的中國共產黨、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最大的專政黨,有什麼做不到。所以他們就採取了老式的計劃經濟手段——行政命令,但是在這個時候再來重複人格手段,效仿北朝鮮的手段已經不合時宜,即不符合時代、也不符合中國發展的態勢、更不符合互聯網的時代,這樣的清理、清洗,註定失敗。」

京津冀地區煤改氣,用一部分人的寒冬換來北京的藍天,值嗎?下節來探討。

蕭茗(Host/Simone Gao):與北京驅離低端人口運動相同步的,還有京津冀地區的煤改氣、煤改電運動。也就是用天燃氣、電能等清潔能源,替代中國北方農村和小城鎮冬天燃煤取暖的做法。當局希望這個做法能減少空氣中燃煤排放的pm2.5,從而緩解北方冬天的霧霾,這場由政府主導的能源升級運動,在現實中呈現出的卻是與它所描繪的美好目標不一樣的圖景。

12月4日環保部下發特急文件,提出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凡屬煤改氣、煤改電工程沒有完工的項目或地方,繼續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這意味着處於京津冀禁煤區的、沒有用上天然氣的居民又可以燒煤了。但是馬上又有人提出新了難題:原來的燃煤鍋爐已經被拆除了,拿什麽燒煤呢?難道為了臨時救急再安裝一個鍋爐,以後再拆一遍嗎?

這次「取暖危機」開始於11月中旬,也就是中國北方的冬季供暖開始的時候,於12月上旬達到高峰。處於華北多個禁煤地區的居民突然發現,鍋爐沒有了、煤也不準燒了,可是說好的天然氣卻沒有供應上,或者供應不足,很多地方只能分時段供氣,導致居民沒辦法正常取暖和開火做飯。上海黨媒《澎湃新聞》報導指,河北、山東、陜西、山西多個省份的多個地區都出現無法正常供暖,導致群眾挨凍的情況。《中國青年報》登出了照片,河北保定有的小學因為直到12月初還沒有開始供暖,學生不得已在戶外上課,靠曬太陽取暖。

這次一刀切的煤改氣工程,到底造成多少城鄉居民挨冷受凍呢?沒有確切的數字。有海外媒體估計,受到影響的人口可能多達上千萬。到12月上旬河北省的城鎮居民,也還有因工期拖延沒有完成煤改氣的。有保定市居民向自由亞洲電臺報怨,在夜間最低氣溫降到零下15度的情況下,建築物內的暖氣設備還沒有安裝完成。

蕭茗(Host/Simone Gao):關於煤改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先來聽陳破空先生的看法。

蕭茗(Host/Simone Gao):「現在已經是12月的中下旬,仍然不清楚受煤改氣影響的民眾取暖問題是否得到了徹底解決。你認為為什麽會出現這麽大範圍的紕漏,在禁煤的同時替代取暖手段卻沒跟上,你認為問題的根源出在哪兒?」

陳破空先生(時政評論家):「煤改氣,他們的設想是想減少污染、減少霧霾,要把燒煤全部改為用氣。這個本身,從現代化的格局來說是一個方向,但採用的任然是行政手段、專制手段,都是迷信中國模式、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以為現在西方民主制度不行了,要靠中國的這種制度,中國的制度就是一聲令下、一刀切,一路的拆過去,中國為什麼修起了四縱四橫的高速鐵路,一路拆遷過去,還有多少人命付出在其中,不管,一路鋪過去。這三十多年中共認為就是這麼幹過來的,所以十九大時他們進一步確定了所謂的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自信。當在煤改氣的時候,跟本就沒有安置措施,當那些接不上氣的民眾,在大冬天得不到暖氣的時候,民怨沸騰,這種事情又不得不半途而止,而且給習近平的執政帶來嚴重的不利的局面。可以說十九大後,就是開局不利。」

蕭茗(Host/Simone Gao):雷歷風行的禁煤手段換來北京的藍天,值得嗎?再來聽文昭的看法。

蕭茗(Host/Simone Gao):「今年是中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的達標年份,雖然有一部分人由於煤改氣工程拖延,取暖受到影響,但換來空氣質量達標,你覺得這個結果能接受嗎?」

文昭(新唐人資深評論員):「其實現在的霧霾污染和很多污染問題都是這種所謂雷厲風行手段的後果,也就是說當局是用製造污染的同樣思路、同樣手段來治理污染。時間倒回十幾二十年,大批的重污染、高耗能的企業上馬,就是犧牲了弱勢群體的利益,他們根本不知情,或者即使反對也置之不理。當霧霾成為嚴重問題以後,又是優先以弱勢群體為犧牲對象。所以中國的污染問題、和治污都是以反文明社會治理方式的後果,文明是要優先保護弱勢群體,優先犧牲弱勢群體當然就是反文明的。這種運動式的手段能不能減少污染源,也許能。不過這種模式總是避免不了用製造一個危機的方式來緩解另一個危機,同時會給社會帶來深層割裂與傷害。治污是個長期的過程,尤其需要有個良性的社會機制來保證效果的可持續、不反彈。用反文明的、公然傷害弱勢群體的方式來治污,顯然是與長期治污的客觀要求不相符合的。」

北京大拆天際線,所有這些行動是出於某個頂層設計嗎,下節繼續探討。

北京清理「兩線」的運動也是年底引人關注的一件事。「兩線」指架空線和天際線,所謂天際線就是城市高樓大廈所構成的整體輪廓。清理天際線就是拆除不符合政府要求的建築物外墻、和樓頂的招片、匾額。11月27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和多個單會聯合發佈《開展集中清理建築物天際線專項行動的通告》。包括政府、醫院、商場和企業在內的大批建築物的戶外廣告和招牌都在被拆除之列。

這項以整頓市容為目的行動同樣引發了「一刀切」的抱怨。有的老字號店鋪的匾額被拆除。還有市民抱怨拆除招牌後失去了路標。在這個運動中有一個現象引起了海外媒體的關注,就是:毛澤東題字的《光明日報》、鄧小平題字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招牌都被拆除。而江澤民題字的「解放軍總醫院」的樓頂招牌卻得到了保留,這引起了「天際線工程」背後權力博奕的聯想。

蕭茗(Host/Simone Gao):關於天際線工程是否涉及到高層的較量,先來聽陳破空先生的看法。

蕭茗(Host/Simone Gao):「在北京拆招牌的運動裏,毛澤東、鄧小平題字的招牌都被拆了,偏偏江澤民的題字得到了保留,你認為這是否反映了權力較量的狀況?」

陳破空先生(時政評論家):「有幾種可能性,一種可能就是因為301醫院處於海淀區,據說還沒有拆到海淀區就暫停了,所以301醫院江澤民的題詞還沒有拆除。但是第二種可能性,聯想到江澤民最近又有露面,網上廣泛報導他在家中會見所謂歌唱家,有可能涉及到中國內部權力鬥爭。這個權力鬥爭就是,因為以蔡奇為首的習家軍闖了大禍,十九大之後,連燒三把火,民怨沸騰,動搖了剛剛站穩腳跟的習近平政權,所以習政權感覺有恐慌感,對黨外的不滿會傳到黨內,因此對黨內的政敵,反習勢力做出妥協。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十九大之後,習近平已經取得了權力的高度,已經鞏固了權利,已經大權在握,因此政敵的鬥爭,沒有十九大之前尖銳、或者緊張、或者焦慮的情況下,對政敵就放鬆一點。還有一層,毛澤東、鄧小平畢竟是死亡的過去最高領導人,因此拆除他們的題詞,不會受到太大的反彈,但是江澤民這個政治老人畢竟還苟延殘喘還沒有死亡,他還有餘部、餘黨,習家軍惹了事出了麻煩,對仍然活着的政治老人就暫放一馬,但並不意味着就此收手,這裏面恐怕有很多的算計,黨內政治生態的算計、權力的算計、以及對蔡奇闖禍之後,找一個止損點,止跌點。」

蕭茗(Host/Simone Gao):最後來聽一下文昭的看法。

蕭茗(Host/Simone Gao):「驅逐低端人口、煤改氣和清理天際線這幾件事之間你認為彼此之間是有怎樣的聯系?」

文昭(新唐人資深評論員):「驅趕低端人口和煤改氣這兩件事有直接的聯系,都是想緩解首都的生態和資源壓力。人類活動就會產生pm2.5,人口越多污染源就越多,所以減少人口本身能減少pm2.5的排放,煤改氣也是同樣的目的。北京市市長陳吉寧之前在環保部任職,他調任北京市就是要在改善首都環境這事上發揮作用,這兩件事再有一個層面的聯系,就是被趕出北京的低端人口和煤改氣過程中受到影響的人群有一定的重合,他們離開北京以後發現在家裡也受凍,有可能遷往更遠的地方。我懷疑當局一段時間內可能故意使天然氣價格維持高位,逼迫低收入者搬遷到更遠的能燃煤的地方。最終的目標不僅是減少北京的人口,可能京津冀地區的人口他都想減少。天際線工程屬於首都的形象工程,這幾件事可能都來自於某種頂層設計,並不是彼此孤立的。」

蕭茗(Host/Simone Gao):「你認為這幾件事反映出十九大後怎樣的政治環境?」

文昭(新唐人資深評論員):「它們體現出中共十九大之後,當權者有想通過運動式的方式來推動社會改變的意圖,這是值得擔心的。這一方面可能反映了問題的緊迫性,習近平失去了按部就班、通過市場發揮作用的耐心。另一方面也可能有測試其權力的想法,就是在任何非法制的權力體系內,不管是任何制度和法律,哪怕是黨的大會,賦與領導人的權威都是不完全可靠的,領導人取得的任何紙面上的權威,都需要有一系列行動來測試它,是不是行得通,有誰反對。也確實在天際線改造的過程中我們能看到有一定的抵制,江澤民題字的招牌就沒拆掉。北京拆招牌運動本身有政治意義,就是清除前任領導人的題字等等痕跡,彰顯習近平新時代的氣象。既然這個行動沒辦法得到完全的貫徹,也就是表明習近平的權威事實上還不完整,還有進一步推進鬥爭的必要。我認為反映了這個政治環境。」

蕭茗(Host/Simone Gao):在中共的字典裡,「人民」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人民常被解釋為多數人,少數人的利益應該為多數人讓步。但問題是同樣一群人,在一種身份特徵上可以被劃進多數範疇;在另一些特徵上卻總可以歸入少數。所以現實中每一個人既是人民、同時又不是。比如當需要愛國的時候,北京的低收入外來人口也算人民;可是當需要治理霧霾和大城市病的時候,他們卻又需要為首都人民、全國人民做出犧牲。可以想見,同樣的事今後還會不斷發生,直到中國的基本政治生態和人們的觀念發生改變。謝謝收看這一期的《世事關心》,我們下個星期再見。

==============================================
策劃:宋元晦
撰稿:宋元晦
剪輯:郭敬 柏妮
淩帆 王知行
旁白聲音剪輯:唐彬
特效:Harrison Sun
文稿整理:Merry Jiang
合成:唐彬
反饋請寄:[email protected]
主持人配飾由雲坊Yun Boutique提供

新唐人電視臺 世事關心
2017年12月
============================================

《世事關心》播出時間

美東:週二:21:30
週三:2:30
週六:9:30

美西:週二:21:30
週六:12:30
週日:9:30

舊金山:週二:22:00
週六:12:30
週日:9:30

===========================================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