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吃苦嘗新」 養生注重祛濕除熱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20日訊】5月20日進入小滿節氣,這是夏天的第二個節氣。這時天氣漸熱,雨水增多,養生注重祛濕除熱健脾胃,是「吃苦嘗新」的好時節。

「大落大滿,小落小滿

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天地三.氣候集解》提到:「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候,小麥等農作物已經開始結果,並且逐漸變得飽滿,但還不太成熟,所以就叫做小滿。

小滿之時,天氣逐漸變熱,降水增多。民間諺語「大落大滿,小落小滿」,「落」就是下雨的意思,也就是說在小滿節氣,如果雨水很充沛,就會有個大豐收;如果雨水不充足,將是個小豐收。

小滿養生:祛濕除熱健脾胃

小滿節氣養生的要點,一是祛濕除熱,二是健脾胃。因為,大自然中的陽氣已經相當充足,同時雨水也多,所以空氣中充滿了潮濕和悶熱。

空氣中的濕邪,容易侵犯身體內部,特別是脾胃。脾主運化、運濕,脾胃功能好才能調節體內的水分,讓多餘的水分水汽及時排出去。否則,身體容易發生水腫。

祛濕的一個好辦法就是適當出汗。在夏天陽氣旺盛的時候,需要養陽氣。「養」就不適合做太劇烈的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使人大汗淋漓,汗出得太多,不但傷陰也會傷陽;但是汗又不能不出,不出汗的話身體的濕氣會很大。

跑步資料圖。(Meg Oliphant/Getty Images for IRONMAN)

所以第一,一定要出汗,第二,汗出則止。也就是剛剛出汗,就要停止運動,不要等到大汗淋漓的時候再停。

同時,要儘量避免在中午11點到下午3點這最炎熱的時間做運動。這是心經和小腸經運行的時間,是一天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稍稍小睡15分鐘到半個小時能養陽氣。

小滿節氣,要健脾胃,把吃進去的食物轉變為氣血。四神湯是此時最宜飲用的湯品。四神湯中有四種食材:薏米、芡實、茯苓和山藥,一般加上豬肚和少許胡椒一起煮。

喝四神湯,不但可以去掉脾中的濕氣,而且胡椒本身還有溫通氣血的作用。既溫和除濕又不傷氣血,還保護脾胃。

此外,適合清熱利濕、健脾胃的食材還包括冬瓜、蘆筍、綠豆和苦瓜。

小滿是「吃苦嘗新」的好時節

小滿時節,也是「吃苦嘗新」的好時節。中醫有一說:吃苦旺心氣。夏季養生重在養心,小滿時吃適量的苦菜,正得時宜,符合天人合一的養生食補原理。

《逸周書‧時訓解》記載:「小滿之日,苦菜秀。」苦菜含有苦味,營養豐富,「褊苣」「買菜」「老鸛菜」「苦荼」「游冬」「山萵苣」「鵝仔菜」等等都屬於苦菜。

小滿時,新麥做成新麵待嘗新,而且各種時鮮蔬果也正當令。清人的竹枝詞:「枇杷黃後楊梅紫,正是農家小滿天」,還有「小滿三鮮,黃瓜、蒜苔、櫻桃」,這些時鮮蔬果是最得天時地利的當令食材,利益身心保健。

黃瓜含有苦味素,可以降火瘦身,但身體虛寒的人切忌生吃,也要少吃。蒜苔中含有辣素、大蒜素,具有消毒殺菌的作用。蒜苔具有溫補作用,適合腸胃虛寒的人食療。

由黃瓜等食材製作的沙拉。(Neilson Barnard/Getty Images for the New York Culinary Experience)

明代詩人李昌祺在《小滿日口號》一詩中寫道:「長是江南逢此日,滿林煙雨熟枇杷。」整個林子籠罩在茫茫煙雨之中,滿樹都掛上成熟的枇杷,正等著人們去採摘。

不止枇杷,還有楊梅。枇杷成熟變黃之後,一樹一樹的楊梅也漸漸由青綠轉為殷紅,宛如一顆顆紅瑪瑙,紅潤鮮艷。

小滿民俗

明代姚士粦《見只編》說小滿的節俗:「祈穀父,禳蠶母,助之導利農桑。」祈穀父就是人們祈求豐收之神神農大帝,保祐作物的豐收;禳蠶母即祈求蠶神保祐蠶絲順利生產。

周代《禮記‧月令》記載,在黃曆四月,后妃要在祭祀中獻繭。四月裡一年中重要的養蠶取絲已經完成了,可以開始紡織製衣了,所以舉行祭典感謝天神賜福。這也是小滿民俗中祭祀蠶神的歷史源由。

(責任編輯:唐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