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吃苦尝新” 养生注重祛湿除热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20日讯】5月20日进入小满节气,这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这时天气渐热,雨水增多,养生注重祛湿除热健脾胃,是“吃苦尝新”的好时节。

“大落大满,小落小满

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三.气候集解》提到:“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候,小麦等农作物已经开始结果,并且逐渐变得饱满,但还不太成熟,所以就叫做小满。

小满之时,天气逐渐变热,降水增多。民间谚语“大落大满,小落小满”,“落”就是下雨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小满节气,如果雨水很充沛,就会有个大丰收;如果雨水不充足,将是个小丰收。

小满养生:祛湿除热健脾胃

小满节气养生的要点,一是祛湿除热,二是健脾胃。因为,大自然中的阳气已经相当充足,同时雨水也多,所以空气中充满了潮湿和闷热。

空气中的湿邪,容易侵犯身体内部,特别是脾胃。脾主运化、运湿,脾胃功能好才能调节体内的水分,让多余的水分水汽及时排出去。否则,身体容易发生水肿。

祛湿的一个好办法就是适当出汗。在夏天阳气旺盛的时候,需要养阳气。“养”就不适合做太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使人大汗淋漓,汗出得太多,不但伤阴也会伤阳;但是汗又不能不出,不出汗的话身体的湿气会很大。

跑步资料图。(Meg Oliphant/Getty Images for IRONMAN)

所以第一,一定要出汗,第二,汗出则止。也就是刚刚出汗,就要停止运动,不要等到大汗淋漓的时候再停。

同时,要尽量避免在中午11点到下午3点这最炎热的时间做运动。这是心经和小肠经运行的时间,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稍稍小睡15分钟到半个小时能养阳气。

小满节气,要健脾胃,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变为气血。四神汤是此时最宜饮用的汤品。四神汤中有四种食材:薏米、芡实、茯苓和山药,一般加上猪肚和少许胡椒一起煮。

喝四神汤,不但可以去掉脾中的湿气,而且胡椒本身还有温通气血的作用。既温和除湿又不伤气血,还保护脾胃。

此外,适合清热利湿、健脾胃的食材还包括冬瓜、芦笋、绿豆和苦瓜。

小满是“吃苦尝新”的好时节

小满时节,也是“吃苦尝新”的好时节。中医有一说:吃苦旺心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小满时吃适量的苦菜,正得时宜,符合天人合一的养生食补原理。

《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含有苦味,营养丰富,“褊苣”“买菜”“老鹳菜”“苦荼”“游冬”“山莴苣”“鹅仔菜”等等都属于苦菜。

小满时,新麦做成新面待尝新,而且各种时鲜蔬果也正当令。清人的竹枝词:“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还有“小满三鲜,黄瓜、蒜苔、樱桃”,这些时鲜蔬果是最得天时地利的当令食材,利益身心保健。

黄瓜含有苦味素,可以降火瘦身,但身体虚寒的人切忌生吃,也要少吃。蒜苔中含有辣素、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蒜苔具有温补作用,适合肠胃虚寒的人食疗。

由黄瓜等食材制作的沙拉。(Neilson Barnard/Getty Images for the New York Culinary Experience)

明代诗人李昌祺在《小满日口号》一诗中写道:“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整个林子笼罩在茫茫烟雨之中,满树都挂上成熟的枇杷,正等着人们去采摘。

不止枇杷,还有杨梅。枇杷成熟变黄之后,一树一树的杨梅也渐渐由青绿转为殷红,宛如一颗颗红玛瑙,红润鲜艳。

小满民俗

明代姚士粦《见只编》说小满的节俗:“祈谷父,禳蚕母,助之导利农桑。”祈谷父就是人们祈求丰收之神神农大帝,保祐作物的丰收;禳蚕母即祈求蚕神保祐蚕丝顺利生产。

周代《礼记‧月令》记载,在黄历四月,后妃要在祭祀中献茧。四月里一年中重要的养蚕取丝已经完成了,可以开始纺织制衣了,所以举行祭典感谢天神赐福。这也是小满民俗中祭祀蚕神的历史源由。

(责任编辑:唐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