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75天大事記–港年輕一代民主之路

【新唐人2014年12月11日訊】香港「後雨傘運動」時代,公民抗命會如何延續,各界仍抱持高度關注。本次運動由香港年輕一代主導,傳統上,他們被認為,對政治冷感。但是75天以來,他們所展現出的爭取民主的熱情,令世界矚目。一起來回顧雨傘運動的歷程。

9月26日 香港大學生罷課集會,要求特首梁振英現身對話。

9月28日 凌晨1時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宣佈佔領中環正式啟動。當天香港警方共發射了87枚催淚彈驅散抗議群眾。但港警催淚彈驅離導致集會人數倍增,隔天晚上香港各地抗議人數超過20萬人。

10月1日 中共在香港舉行升旗儀式現場噓聲四起,超過2000位市民群起抗議。學民思潮學生成功闖入觀禮區,背對中共五星旗,高喊梁振英下臺。

10月3日 多個抗爭地點遭到大批反佔中人士到場鬧事,造成流血衝突,同時還有記者遭到襲擊。

10月20日 香港高等法院發出禁制令,禁止佔中示威者繼續佔領旺角和金鐘部分道路

10月21日 發出禁制令的隔天,香港學聯與港府進行對話,但沒有達成共識。

10月23日 學聯、和平佔中及學民思潮宣佈發起週日投票,以獲取授權向政府反映意願。 (之後取消)

11月6日 旺角佔領區爆發推撞衝突,港警再次使用胡椒噴霧。

11月5日至11日 APEC峰會在中國召開。雨傘運動成為峰會話題。

11月15日 包括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在內的四名學聯代表前往北京表達真普選訴求,但在離開香港之前就被通知,四人的回鄉證已經被註銷。

11月18日 執達主任在中信大廈外執行禁制令清場

12月1日 雨傘運動再次升級,大批港人重新包圍政府總部。包括黃之鋒在內的3名學民思潮成員宣佈發起絕食行動。

12月3日 包括戴耀廷在內的佔中三子到警局自首,批評港府沒有誠信。而三位絕食的學生仍然堅持不退。

而在國際部分,在這75天當中,除了各國外媒大量報導,各國政府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台灣、聯合國等,都持續關注香港歷史上這場重大的民主運動。

另外,雨傘運動,也讓香港藝文界站出來,何韻詩、葉德嫻、黃耀明等知名藝人錄製「撐起雨傘」之歌,而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三大影帝也譴責港府暴力。

前前後後75天,落幕卻不是結束。這場由香港年輕一代主導的爭取民主運動,後續效應,各界高度關注。

新唐人亞太電視張祺翎整理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