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桌文化結合版畫及行為藝術 紐約開席

【新唐人2016年08月09日訊】辦桌,是台灣深具特色的節慶飲食文化,來自台灣的一位藝術家,把傳統的辦桌文化,結合版畫藝術和行為藝術,帶到了紐約。帶您去看一看。

以木頭一刀一刀雕刻出來的各式菜餚,裹上墨汁,刷在木板上,蓋上白紙,小心抹平,各色的菜餚,就躍然紙上了!

台灣客家版畫家黃子鐶:「清蒸高貴鱸魚、泰式檸檬蒸大蝦、原籠活蟹米糕、客式玉筍豬肉燒。這是豬肉,這個是筍子,這是青菜。」

之後,賓客拿著自己刷好的版畫,帶到桌子上著色,著色的過程,大家聚會聊天,呈現出吃酒席的熱鬧場景。在藝術家的口傳心授下,社區僑領和議員們很快上手,認認真真地開始畫起了美食。看看顧雅明市議員,畫得真是很專注啊。

大紐約客家會會長楊毓淑:「喜慶的時候,在屋子外面辦桌。還有一個主題呢就是:轉回來吃飯。客家話,意思就是回家吃飯。」

這位,是客家第二代子弟,經常陪同媽媽參加鄉親的活動,今天擔任「廚師」,給「主廚」黃子鐶打起了下手。

客家子弟Jay:「計劃是這樣的,希望不會給搞砸啦。」

藝術家黃子鐶,把傳統的辦桌文化,結合版畫藝術和行為藝術,讓僑胞體驗從接待、簽到入席、出菜、用餐到打包,整個辦桌過程。

大紐約客家會副會長黃開榮:「一方面,可以促進我們大家和樂,一方面,也可以傳遞我們客家文化藝術。」

台灣客家版畫家黃子鐶:「這個就是行動藝術,叫做辦桌。」

這一場「美食」和「藝術」結合的辦桌盛宴,賓客盡歡,現場氣氛熱鬧。展覽將在法拉盛第一銀行展到8月16日,有興趣的觀眾朋友,不妨前去體驗。(第一銀行畫廊地址:皇后區法拉盛緬街41-02號2樓)

新唐人電視陳曉天、唐誠紐約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