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疫苗推向53國 專家:分化歐洲 好景不長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2月25日訊】繼「口罩外交」之後,中共近期又展開「疫苗外交」,向53個國家提供疫苗援助。然而,中共疫苗推向53國,專家認為,中共圖謀分化歐洲,但是好景不會長久。另一方面,中共生產的疫苗安全性備受質疑,恐引發嚴重後果。

中共大搞「疫苗外交」

當前,中共病毒瘟疫升溫,全球疫苗緊缺,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生產的疫苗數量有限,無法滿足全球龐大的需求量。中共趁機向歐洲及第三世界國家輸出中國製造的疫苗,搶佔全球疫苗市場份額。

到目前爲止,中國沒有任何一款疫苗通過了世衛使用授權的審核,卻已在許多國家大搞「疫苗外交」。

2月24日,中共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截止目前,中共已向53個國家提供疫苗援助,也在向27個國家出口疫苗。應世衛組織請求,中共還向「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提供1000萬劑疫苗。

蘋果日報報導說,全球至少有20個國家已接種中國疫苗,包括巴基斯坦、緬甸等第三世界國家。

今年1月,匈牙利也批准使用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疫苗,成為首個使用中國疫苗的歐洲國家。隨後,塞爾維亞也大規模接種中國疫苗。但匈牙利接種中國疫苗,遭到歐盟議會對華關係組主席比提科夫的批評。

國際關係學者袁彌昌表示,中共是想借輸出疫苗,分化歐洲。他表示,「各國對疫苗的渴求,讓中共有很好機會增強號召力。這是疫苗外交想達成的外交和戰略目標。」

近日,中共就利用「疫苗外交」,脅迫圭亞那終止臺灣在該國設立辦公室。圭亞那隨後便獲得中共捐贈的2萬劑中國疫苗。

香港評論人士劉銳紹表示,中共將疫苗當作壓制臺灣的工具,反而令臺灣人對中共政權更加厭惡。而且中共僅靠疫苗外交,也難以建立長遠的外交關係。

早前中共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峰會,立陶宛、愛沙尼亞等6國元首全部缺席,令中共頗為難堪。

中國疫苗存在安全隱患

儘管中共對外大量輸出疫苗,但中國國內民眾對接種國產疫苗卻表示出抗拒。據媒體此前披露,中國的醫護人員、政府官員都拒絕打中國疫苗,因為擔心疫苗的安全性。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一次會議上直言,「疫苗要讓領導幹部先打」。

另一位中國疫苗專家也曾披露,中國的一款疫苗副作用高達73項,稱其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疫苗」。

根據中共官方公布的信息,中國科興生物公司研發的中共病毒疫苗,整體有效率只有50。38%,剛剛達到世衛組織對疫苗的最低標準。但遠低於美國輝瑞與德國生物技術開發的疫苗,輝瑞疫苗有效率為95%,美國莫德納研發的疫苗有效率為94。1%。

據印尼媒體報導,一名33歲女護士在接種了第一劑中國科興的疫苗後,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已於2月14日死亡。

科興疫苗在巴西進行臨床試驗期間,也導致自願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一度被巴西政府叫停。

去年年初,中共病毒瘟疫在全球大爆發,各國口罩等醫療物資緊缺,中共趁機大搞「口罩外交」,並以此作為要挾。如法國馬克龍總統欲向中國購買一億個口罩,中共以讓華為5G進入法國作為交換條件。

然而,中國製造的口罩品質低劣,無法抵擋病毒,被荷蘭、加拿大等國停用或退貨。最近,法國多家醫院也停用從中國購買的KN95口罩,因為許多醫護人員戴上中國口罩後,不久即感染病毒。

中共的口罩外交受挫之後,現在又推出疫苗外交,然而中國疫苗與口罩一樣存在品質問題,甚至具有安全隱患。不少專家擔憂,中國疫苗在海外大面積接種,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曾有專家直言不諱地說,我絕對不打中國疫苗。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