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國泰航空大裁員 港龍即日起停運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0月21日訊】中共病毒疫情衝擊香港經濟,失業率惡化至6.4%,是近16年來的新高。同時,香港國泰航空因大虧損今天(21日)宣布重組計劃,旗下港龍即日停運。國泰航空集團將削減約8500個職位,占總數24%。

國泰航空業務因中共病毒疫情備受打擊,6月初,國泰航空已採取救亡行動,宣布資本重組,共融資港幣390億元(約50.5億美元),其中港府向國泰航空注資292.5億元,其餘透過供股向公眾集資。

但營運未有起色,據公布9月國泰及所屬港龍航空公司每天平均只載客1568人次,較去年同期暴跌9成8。

香港國泰航空因大虧損21日宣布重組計劃,旗下港龍即日停運。(MIKE CLARKE/AFP via Getty Images)

21日,國泰航空宣布重組計劃,包括停運的港龍,國泰航空集團將整體削減約8500個職位,約占集團總數3.5萬個職位的24%。其中,扣除已經懸缺的2600個職位,國泰預計在數周內裁減5300名香港員工,也規劃裁減600名香港以外的員工,但仍須視當地監管規定而定。

此外,擬尋求監管機構批准,由旗下香港快運航空接手港龍的大部分航線。國泰航空也將要求駐港機艙服務員及機師同意更改聘僱條件,包括薪資調整。

疫情埋葬港龍航空

中央社報導,港龍航空於1985年由「紅色商人」曹光彪、包玉剛、霍英東及中資機構華潤、招商局等組成的公司成立,當時媒體普遍猜測,隨著香港主權轉移,有關方面希望創辦一家有中資背景的航空公司,與長期壟斷市場的國泰航空競爭。

但港龍航空成立及營運過程中面對一些政治及市場準則問題,比如在港註冊航空公司的股東需要有英國國籍等要求。

此外,港龍航空營運後很快就出現財困。1990年初,港龍航空進行資本重組,太古集團和國泰航空分別持有港龍航空5%和30%的股權,香港中信集團則持股38.3%。

重組後,國泰航空以第二大股東的身分接管港龍航空的管理權,港龍航空實際上成為國泰航空的子公司,國泰航空成功鞏固了其在港航空業霸主的地位。

經過多年來的股權變動,2006年9月,港龍航空正式成為國泰航空全資附屬公司,易名為國泰港龍航空。但14年後,國泰港龍敵不過疫情而關門,港龍航空從此消失,中資抗衡英資壟斷航空市場的故事也隨風而逝。

香港經濟受疫情衝擊,政府統計處日前公布,本地失業率由6至8月的6.1%上升至7至9月的6.4%;失業人數相應的由24萬8300人上升至25萬9800人,增加了1萬1500人,是近16年來的新高。大多數行業的失業率都有上升,包括零售、住宿、膳食服務業,以及藝術、娛樂等。

這次國泰航空大幅裁員5300人,也勢必令本地失業率惡化。

(責任編輯:盧勇信)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