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警告:未來10年中國新房需求恐暴跌約50%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2月04日訊】未來10年,中國的新房需求將下降約50%,這將加大房地產市場消化過剩庫存的難度,並進一步拖累經濟增長,而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上升的壓力也將加大。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工作人員小組的最新報告,針對中國經濟金融現狀發出的警告。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的第四條規定,IMF每年會與成員國進行一次雙邊討論。一個工作人員小組會訪問成員國,收集其經濟和金融信息,並與該國官員討論經濟發展情況和政策。這些工作人員回到IMF總部後,會準備一份報告供執董會討論。

IMF執董會於今年1月10日完成了與中國政府的第四條磋商,並於本週五(2月2日)舉行了磋商報告的發布會。在這份報告中,關於中國陷入極大困境的房地產市場的討論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IMF官方網站2月2日的新聞發布稿開篇就坦言,由於房地產行業持續疲軟、外部需求低迷,在生產率增長乏力和人口老齡化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預計2024年中國的經濟增速將比2023年進一步放緩。但隨著產出缺口縮小、大宗商品價格基數效應消退,預計通脹將在2024年逐步上升至1.3%。

報告表示,中國的經濟前景正面臨著「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考慮到目前存在的巨大失衡和相關脆弱性。如果房地產行業收縮幅度超過預期,可能會進一步拖累私人需求並打擊信心,加劇地方政府財政壓力,並產生通脹下行壓力和不利的宏觀金融反饋循環效應。

根據IMF的估計,與新冠(中共病毒)疫情前比,當前中國的新屋開工率下降了60%以上;房地產投資水平則比2022年下降了大約30%~60%;而未來10年,中國「新建住房的基本需求」將下降35%~55%,主要原因是城市新增家庭數量減少,以及存在大量未完工或空置的房產庫存

報告分析指出,中國的一手房市場面臨著結構性問題。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城市化進展降速,未來市場對額外新住房的需求將減少。而新屋需求的持續放緩,將加大消化過剩庫存的難度,「調整將延長至中期,並拖累經濟增長」。

不僅如此,由於土地財政收入是中國(中共)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部分,如果房地產行業調整程度更深,花費時間更長,地方政府將進一步面對財政壓力,並繼續推高政府債務風險。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以來,房屋銷售萎靡不振,市場上的房屋庫存暴增。不僅IMF發布的報告談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其他一些國家的經濟專家也指出,中國現存的房屋和在建的房屋可能需要5年甚至10年的時間來「消化」,而這不僅會影響到房屋的價格和人們對中國的經濟前景的預測,還可能會對國際建材價格構成嚴重的衝擊。

《日經亞洲評論》在本週六(2月3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中國房地產業銷售疲軟,導致的市場房屋存量大幅增加。市場要消化這些房屋可能需要至少5年的時間。美國財經電視頻道CNBC則引述經濟學家的話報導說,這個消化期可能會超過10年。

日經的報導還指出,由於中國出生率下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房屋需求正在繼續萎縮,這將勢必造成中國將大量的建材輸往國際市場,從而對國際建材價格構成衝擊。

雅虎財經的報導也說,中國的人口在萎縮,城市化建設也在放慢腳步,由此引起的需求不振將讓新建房屋很難被消化,不僅導致房屋庫存的大幅度增加和房屋空置率的提升,而且還會有越來越多的爛尾樓。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祝馨睿)

相關文章
評論